html模版美麗無錫,歡迎你回傢
5月,正是江南最好的時光,首屆江蘇發展大會在寧舉行,全球江蘇兒女歡聚故鄉,共話發展,共築夢想。

5月,於江蘇發展大會之際來到無錫,除瞭繁花似錦,湖光天色,迎接你的是產業強市給經濟發展帶來的紅火勢頭,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給民生事業帶來的幸福指數,是生態文明建設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水清岸綠好景致。

我們“曬幸福”,我們“秀實力”,我們將這視為一場向世界級“朋友圈”展示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契機。

發展的無錫,等你來。新北市電動床

產業強市為可持續發展鑄造核心動力

2017年初,無錫工業經濟在一季度走出瞭一條小陽線。如果說這與一季度全國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基本吻合,那麼到瞭4月份,高水平的增長被繼續坐實。1—4月全市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7.3%,工業增加值增速跑出瞭11年來最好的省內位次,全市兩級發改部門共審批核準備案項目中有145個制造業項目,同比增長62.9%,為近年來新高。

這對一個負重前行的傳統工業大市來說,是一個積極向好、令人振奮的信號。在“產業強市”戰略引領下,追求高質量的增長、高質量的發展成為瞭全市上下“加油幹”的目標和方法。

4月6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在重要時段報道瞭作為江蘇省智能制造典型的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先導、一汽錫柴、一棉、貝斯特、戴卡輪轂…電動看護床價格…日益壯大的無錫智能制造軍團正以嶄新的形象代言新一代錫商。4月10日,作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實業發源地,無錫入選央視知名欄目《對話》年度欄目拍攝地,來自紅豆、遠東、威孚的企業傢分享實業情懷,奮進中的無錫實業、無錫企業傢再一次“為中國實業代言”。

話語權,來自紮紮實實的產業項目推進。今年以來,全市項目引進令人眼前一亮。SK海力士半導體二期、帝特律新能源汽車、中電海康、阿斯利康健康物聯網等一批總投資超百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紛至沓來,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截至目前,無錫市列入2017年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20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53個新開工項目已有30個項目啟動建設。

3月底,無錫三個三年《行動計劃》正式頒佈,分別聚焦制造業中的智能制造、新興產業中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中4個生產性服務業和3個生活性服務業,產業強市重點工作進一步具體化、精準化。

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也得到延續和加碼。繼去年為實體經濟降本200億元,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再降本200億元的目標;“十三五”200億元產業資金2016年兌現完成後,今年正在繼續接受申報。此外,一系列專業資金、微政策持續加碼,以千億計數的產業資金池為實體經濟護航助力。

轉型升級、爬坡過坎、需要大智慧,更待大作為,產業強市所集聚的核心動力正為無錫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能。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長江南路與新梅路交叉口的地鐵3號線一期長江路站工地,地下19米深的隧道區間內,無錫地鐵3號線11標盾構班的施工人員正全神貫註地操作著盾構機設備,全力推進長江路站至機場站區間右線盾構的掘進,力爭在年底實現標段盾構區間全線貫通。

自去年3月底地鐵3號線一期和1號線南延線項目啟動建設以來,這兩條新線正加快推進,目前已全線進入主體結構施工。令人期待的是,今年春天,串連劉潭、山北、河埒、蠡湖新城、太湖新城的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如期啟動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投運。

城市建設,交通先行。2014年,地鐵1、2號線相繼竣工通車,無錫成為國內首個首次規劃建設地鐵即在一年內開通兩條線路的城市,600多萬錫城市民喜迎地鐵時代。今年起,3號線一期、1號線南延線、4號線一期三條地鐵新線同步施工,這在無錫是第一次。搶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補上“十二五”的短板,無錫城建按下“快進鍵”。近兩年來,我市積極推進地鐵新線以及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重點交通工程,回應市民期盼,為“強富美高”新無錫建設蓄足動力。

去年年底我市集中開工的8個重點道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包括蠡湖大道、江海西路、新錫路北延3條快速路,以及錢皋路、廣益路、桐橋港路、廣澄路、環山東路等主次幹道、支路和旅遊公路。其中,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兩條城市主幹道的快速化改造,將打造無錫城區連接南部和西部的快捷通道。眾所期盼的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無錫段項目也在加快推進,這一總投資近160億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可望年內正式開工建設。

“未來,無錫4條地鐵線聯袂運營後,114公裡長的軌道交通將形成一張網,進一步彰顯地鐵推動城市發展的深度效應。而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將充分激活太湖新城和馬山,並進一步鞏固無錫作為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地位。”業內人士分析,蠡湖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重點道橋項目建成後則將進一步完善市區快速路網系統,打通“斷頭路”,暢通“毛細血管”,讓市民出行更便捷舒心,進一步提升民生幸福指數。

譜寫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傢鄉畫卷

“以前看見蘆村河,都要繞道走,經過去年的整治,不僅黑臭現象消失瞭,河裡還種上瞭鳶尾、蘆葦,岸邊還有垂柳,一幅水清岸綠好景致。”許炳初是住在蘆村河邊許灣裡的一位老住戶,對於河道和生態環境的變化深有感觸。

無錫,依水而建,因水而美。作為太湖治理的主戰場,治水對無錫來說並不陌生,去年年初召開的一場會議賦予瞭治水新的使命——促進太湖和河道水質一年比一年好。作為我市“十三電動按摩床五”開局的第一個全局性會議,太湖治理暨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會議首次明確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守護山林水田湖這一生命共同體。會後配套出臺的太湖治理和河道綜合整治“1+4”文件,瞄準工業污染、畜禽養殖、控源截污等影響水質的“岸上”之根,開展一系列“清水”行動。去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和161條重點河道水質持續改善,太湖連續九年實現瞭安全度夏。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場持久戰,今年我市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在5635條村級以上河道以及湖泊、水庫等水域河長制管理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強化市、市(縣)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立誓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太湖。

一座城市的環境美不美,不僅要看水清不清,還要看天藍不藍。去年,我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3.1%,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比2015年上升2.8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今年5月1日,《無錫市實施 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辦法》正式施行,地方性法規為大氣環境治理保駕護航,讓市民抬頭能遇見更多“無錫藍”。

智能化水平為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在市環境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一旦紅燈亮起,“感知環境·智慧環保”物聯網系統就會向工作人員發出河流水質數據異常的提醒。信息會自動發送到相關執法人員的終端設備上,便於他們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排查。傢門口的河道有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餐飲飯店排放的油煙也逃不過“電子哨兵”的法眼。物聯網技術、動態監管,讓環境管理愈發“耳聰目明”。

當前,一場“263”專項行動正在錫城大地紮實推進,從優化能源結構到解決老百姓傢門口的黑臭河,無錫人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攜手譜寫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傢鄉畫卷。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vz713b7d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